刘昊然,曾经被誉为“国民弟弟”,在2025年经历了恋情争议和作品口碑的双重滑坡,瞬间从万众瞩目的青年偶像变成了群嘲的对象。许多人以为他的事业就此进入瓶颈,但谁能想到,这个曾经的少年偶像竟在沉寂之后带着一部作品强势回归。
《南京照相馆》成为了他重拾演技口碑的契机。电影中,刘昊然饰演的阿昌一角,不仅让人看到了他演技的突破,更让观众感受到了一个普通人在战争阴影下的坚韧与觉醒。电影的预告片中,刘昊然那隐忍的眼神成了打破观众防线的关键,凭借这一瞬间的情感爆发,他重新收获了观众的认可。尽管他身陷争议,27岁的刘昊然依然凭借演技勇敢冲破了职业的“天花板”。
《南京照相馆》讲述的是1937年南京沦陷后,日军在南京城内实施暴行的历史背景。在这部影片中,刘昊然饰演的阿昌是一位普通的照相馆学徒,他和其他六位百姓一起,在战火纷飞的城市里默默承受生死考验。当时,照相馆不仅是日军伪造“亲善照”的地方,也是躲避日军迫害的庇护所。而阿昌在这家小照相馆内,经历了从一个躲避灾难的普通人到勇敢传递真相的转变。
展开剩余80%阿昌本是一个邮差,为了活下去,他躲起邮包,冒充照相馆的冲洗工,低头为日军整理胶卷。表面上,他安分守己地工作,但在他那一双颤抖的手中,暗藏着一个非同寻常的秘密。夜晚,他借着送照片的机会,做了两件极为危险的事:在街角画下暗号,帮助同胞们逃脱困境;还偷偷将记录日军暴行的底片藏匿,准备将真相带给世人。那一刻,他明白,光躲避是无法保护自己和同胞的,唯有揭露真相才能让所有的悲剧不再重演。
影片中有一幕至今让人难以忘怀。为了拍摄一张所谓的“和谐亲善照”,日军士兵暴力地摔下一个哭泣的婴儿。旁边的毓秀(高叶饰演)撕心裂肺地喊道:“日本人是畜生!”而刘昊然饰演的阿昌强忍愤怒与悲痛,表情痛苦,却依然挤出一个苍白的笑容与敌人配合拍照。那个眼神,那份无力感,让人窒息。阿昌从一个被迫笑着配合的“模特”,到最终勇敢站出来、冒死传递真相的战士,刘昊然用细腻的眼神表达了普通人在绝境中的无奈、挣扎与觉醒。
刘昊然的演技不再是年轻时那个“少年感”十足的萧平旌,反而成为了他突破自我、走向成熟的象征。两年前,外界还在担心他失去了“少年感”,如今他用这部作品打破了这一偏见,证明了自己在角色塑造上的深度与广度。
然而,刘昊然的职业生涯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6月,一则关于他与周冬雨的恋情新闻震动了娱乐圈。此消息一经曝出,立即引发了热议。粉丝与路人之间的意见分歧激烈,许多人质疑他为何与周冬雨在一起——周冬雨虽然凭借《七月与安生》等作品荣获三金影后,但她因为一些争议事件,公众形象并不完全正面。这段恋情成为了刘昊然口碑的“分水岭”,让他一度陷入舆论漩涡。
紧接着,2025年,《燃冬》上映。影片口碑差,刘昊然在其中的表演也成为了大众口诛笔伐的对象。角色的疲态和颓废感让他被批“油腻”,而电影票房惨淡,也让他的演技再次受到质疑。与此同时,另一部影片《平原上的火焰》也票房不佳,刘昊然的演技再度成为众矢之的。公众形象急剧下滑,路人缘几乎消失,资源减少,甚至他在街头的偷拍照也显示出他已与曾经清新形象相去甚远。
这段低谷期堪称刘昊然职业生涯最为沉寂的时光。可就在众人都认为他将永远被埋没时,他悄然做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2025年,在职业生涯最艰难的时刻,他选择暂别大银幕,扎根话剧舞台。
“我在中戏时,老师就说过,舞台表演是最难的。”刘昊然坦言道。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白净少年,而是在话剧《温暖的味道》里,挑战一个完全不同的角色——“第一书记”孙光明。台下的观众纷纷表示惊讶,刘昊然已经不再是那个熟悉的清秀少年,而是成了一个有着厚重底气与真实感的演员。
这场话剧的磨砺,让刘昊然获得了演技上的突破,他开始真正感受到舞台的残酷,没有任何NG,没有剪辑,只有演员与角色的直接对话。而当靳东当场称赞他时,这句话无疑成为了刘昊然演技转型的最佳证明:“他演得比我当年好很多,我那个年纪没有他的底气。”从话剧舞台到《南京照相馆》,刘昊然在一次次的挑战中积累了更为深厚的演技。
《南京照相馆》不是刘昊然转型的终点,而是他再度崭露头角的起点。接下来的《少年时代》和《我的朋友安德烈》等作品,将继续书写他在演技上不断挑战自我的篇章。他在面对同辈演员还在偶像剧中打转时,选择了更加艰难的转型之路,通过话剧不断磨练基本功,在电影中塑造全新的形象。
“好演员终会被发现。”刘昊然用实力证明了这一点。尽管经历了众多挑战和争议,但他始终专注于提升演技,以低调务实的态度在娱乐圈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真正的演技派。
发布于:福建省启牛配资-配资app-实盘杠杆配资-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