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全媒体讯(椰网/海拔新闻记者 许文玉)九月,是一个属于教师的时节。在美苑小学一间洒满阳光的会议室里,三年级英语教师吴淑晶即将迎来了她职业生涯中最后一个教师节。这位曾在2003年荣获海口市首届小学生英语才艺展示评比“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多次获评校级优秀教师的教育工作者,即将告别她站立了三十七年的讲台。
特别的节日,总是承载着别样的情怀
“今年的教师节,对我而言确实意义非凡。”吴淑晶老师微笑着说道,“往年的这一天,是工作中一个温暖的加油站;而今年,它更像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句号,为我三十七年的教育生涯落下了圆满的一笔。”
谈及此刻的心情,她用“甜蜜与感动交织,欣慰与不舍并存”来形容,言语间透出一份即将开启新生活的宁静与期待。“虽然这是我作为在职教师的最后一个教师节,但我想,对教育的热爱,是永远不会‘退休’的。”
当被问及教学生涯中最自豪的时刻,吴老师的回答温柔而坚定:“最幸福的,并非站上领奖台,而是那些关于‘成长’的瞬间。”她娓娓道来一个故事:多年前,她教过一个内向自卑的孩子,成绩普通,毫不引人注目。“我在他的一篇作文后面,写下了很多肯定的话。没想到多年以后,我收到了他的一封长信。”信中,学生告诉她,那些鼓励的话语如一束光,照亮了他曾经灰暗的时光,让他相信自己也有价值。如今,他已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教师的价值,不在于一时分数的得失,而是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并在多年后看见它破土发芽,”吴老师说,“这种延迟的满足,是教师职业最独特的幸福。”
面对三十七年来教育环境的变迁,吴老师坦言,最大的挑战是“如何理解和走近一代代不同的学生”。“从80后、90后到现在的00后甚至10后,他们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变化太快了。”吴老师说,“我们那个年代‘老师的话就是权威’的模式早已行不通。”她的应对之道是“学习”和“改变”:主动了解学生喜欢的动漫、游戏、网络用语,从“灌输者”转变为”引导者”和“陪伴者”。“这个过程需要不断打破固有观念,但一旦走进他们的世界,你会发现每一代孩子都闪烁着独特的光芒。”
在吴老师看来,几十年来学生最大的变化,是“主体性的增强”。“过去的学生更‘乖’,更习惯于接受。现在的孩子见识广、思维活跃、自我意识更强,敢于质疑、勇于表达,这是社会的进步。”
教育环境的变化更是天翻地覆:“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到智慧教室、网络教学;从单纯追求升学率,到强调核心素养和全面发展。挑战更大,但工具更多,理念也更先进了。”
好老师的品质:爱与尊重是永恒基石
谈及好老师最重要的品质,吴老师毫不犹豫地说:“爱与尊重。这是永恒的基石。”她解释说,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是对学生无私的关爱;尊重,是尊重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差异和成长规律。“专业知识和方法固然重要,但若没有爱和尊重作为灵魂,一切都只是没有温度的技术。”
作为即将告别讲台的前辈,她最想对年轻教师说的是:“做一名有温度的‘燃灯者’,而不是冰冷的‘教书匠’。”她提出四点建议:保持好奇心和学习力,与学生共同成长;不怕犯错,教育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次反思都是进步;学会倾听,有时孩子只需要一个耐心的听众;照顾好自己,只有内心充盈的老师才能传递正能量。“教育是场马拉松,不是短跑。”吴老师叮嘱道。
离别之际,最让她不舍的是“那种‘被需要’的感觉,和校园里特有的、充满活力的‘气场’。”她留恋清晨的读书声,课间的欢笑声,孩子们围绕身边问问题、说心事的那份信任,也不舍与同事们切磋研讨、彼此激荡的氛围。“校园是一个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希望的地方,最割舍不下的,就是这份蓬勃的生机。”
退休生活:教育血脉永流淌
对于退休后的规划,吴老师说首先要陪伴家人,弥补多年的缺席,然后读书、旅行、养花、练字,享受慢生活。
“但教育已经融进我的血脉。”她表示,只要学校需要,她愿意回来听课、与年轻教师交流,也想去社区做公益,给孩子们讲故事。“我会一直做一个关心教育的‘旁观者’和‘啦啦队员’”。
在这个属于她的最后一个教师节,吴老师想对教过的所有学生说:“亲爱的孩子们,无论你们如今身在何方,老师希望曾教给你们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面对生活的勇气、明辨是非的智慧和保持善良的底色。愿你一生平安,眼里有光,心中有爱。”
采访结束时,夕阳正好洒进教室。吴淑晶老师站在讲台前,轻轻抚摸着她用了多年的讲桌,眼神温暖而坚定。三十七载春秋,一根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耕耘。这位老教师用整个职业生涯诠释了”教师”二字的重量,也用爱和智慧点亮了无数孩子的人生。
【责任编辑:刘如英】
【内容审核:吴钟旺】
版权声明:国际旅游岛商报全媒体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版权作品,欢迎转发,但非经本报书面授权同意,严禁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或改编、引用等,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启牛配资-配资app-实盘杠杆配资-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