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齐鲁晚报
济宁市任城区南张中心小学
五育并举,培育“南小好少年”
搭建平台
让每个孩子绽放光彩
自动浇花的“幸福小鹿”、可检测猪圈有毒气体的“小猪之家”、能够交互对话的AI朋友“聪聪”……你能想到吗?这些科技感十足的智能作品全部出自南张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之手。
近年来,南张中心小学创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模式,多路径破解中小学AI教育“谁来教”难题。每周二下午是南张中心小学星梦创客社团的活动时间。9月9日下午4点30分,学校创客活动室,在指导教师张世锦的带领下,孩子们动手动脑、团队协作,将一个个奇思妙想转化为一件件生动的作品。
“我们鼓励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通过实践激发创造力。”张世锦介绍,学校常态化开设信息科技、科学实践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将科学、技术、艺术和数学(STEAM)元素有机融合,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
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结出了丰硕的成果。2024年,在全国第十五届北斗杯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山东赛区比赛、济宁市第六届中小学创客节上,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并斩获一等奖;在今年的济宁市第七届中小学创客节上,学校又有多件作品脱颖而出……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师生深耕创客教育的见证,更是学校信息科技育人成果的生动体现。
不止于创客社团,南张中心小学在“五育融合,多维育人”上积极探索,全力为学生搭建个性化发展平台。学校现有合唱、篮球、英语、创客、篮球、足球、绘画、合唱、舞蹈等十余个社团并常态化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带动了大量学生参与,重塑起校园活力。“社团不仅是兴趣与知识的生长场,更是德育、智育、美育的实践场。”南张中心小学校长孙友贵说,下一步,学校将继续优化社团课程体系,让每个孩子都能绽放独特光彩。
“五育”融通
全力培育时代新人
近年来,南张中心小学锚定全环境立德树人目标,坚持“五育并举”,突出德育工作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构建起立体交互、多元参与的综合评价体系,全力培养“身心健康、习惯优良、素质全面、特长明显”的“南小好少年”。
在南张中心小学的教室内,“南小好少年争章园地”成为每个班级的亮眼一角。园地设置守纪章、阅读章、作业章、劳动章等11类特色奖章,老师会根据学生日常表现精准颁发。为强化激励效果,学校还建立了日常评价与阶段性评价机制:每月各班级评选出6人颁发“班级之星”奖章;再从“班级之星”中择优推选3名授予“每月之星”称号,在学校宣传栏集中展示。
身心健康是学生成长的基石,心理健康则是德育的重要支撑。为守护学生心灵成长,学校建立了“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建立“筛查—辅导—跟踪”全链条心理服务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精准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疏导融入日常教学;举办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学会情绪管理、树立阳光积极心态,快乐健康成长。
为凝聚家校育人合力,学校通过全员大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打通家校沟通“最后一公里”。近两年,学校还创新推出《南小教师说》短视频专栏,教师围绕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等热点精心设计规划内容,分享经验,科学引导,助力家长科学教子,既提升了教育满意度,更构建起“家校社同频共振”的育人新格局。
褚思雨 赵云龙 通讯员 吕涛 济宁报道
自1954年建校以来,济宁市任城区南张中心小学已经走过了71年的辉煌历程。在70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积淀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软硬件设施、教育水平、办学品质持续提升,成为任城乡镇小学的一颗璀璨明珠。
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牢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紧扣“五育并举”主线,以多元实践培育时代新人,推动“身心健康、素质全面”的育人目标落地生根,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一致认可。学校先后获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济宁市党建工作示范校”“济宁市文明校园”“济宁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指导老师带领创客社团学生探究科学奥秘。
启牛配资-配资app-实盘杠杆配资-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