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局势骤变:俄朝“战时命运共同体”的暗流涌动
安理会战场上,一场俄朝联手抗衡西方的攻防战正悄然上演。拉夫罗夫7月11日对朝鲜的闪电访问,并非偶然事件,而是继国防部长绍伊古三个月内五次访朝之后,普京阵营又一次关键行动,预示着俄朝“战时命运共同体”的正式构建,东北亚的火药桶正被点燃。
此次访问,平壤机场罕见地铺上了红毯,甚至有消息称金正恩亲自接机。双方会谈的核心议题,据传包括1.8万朝鲜工兵赴俄排雷、无人机生产线技术转移等一系列深度合作项目。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7月9日已证实,拉夫罗夫将参加俄朝第二轮战略对话外长级会谈,并与朝鲜外务相崔善姬进行闭门磋商。朝鲜外务省更提前48小时高调宣布了接待流程,金正恩办公室标志性的三角钢琴和四层楼高的书柜再次成为外交舞台的焦点,暗示会谈地点可能在其私人书房举行。俄方代表团携带的黑色公文箱更引发诸多猜测,其内容或许涉及库尔斯克战区地图以及朝鲜导弹燃料配方交换协议等高度敏感信息。
展开剩余75%绍伊古的访朝纪录已创下历史之最,其多次与金正恩的会面,每一次都意义重大:3月21日,在金正恩办公室的核按钮旁密谈两小时,并转交普京亲笔信;6月4日,在劳动党总部确认武器供应时间表;6月17日,金正恩三度拥抱这位“普京特使”,公开宣布无条件支持俄罗斯。更令人震惊的是,文化部长柳比莫娃6月29日访朝时,金正恩在图书馆剧场落泪,舞台上播放着朝鲜士兵灵柩从俄乌前线运回的画面,暗示已有朝鲜成建制部队参与了俄乌战争。
而这一切并非孤立事件。朝俄国境公路桥于4月30日破土动工,俄总理米舒斯京则以视频方式宣称这是“和平象征”,然而其真实目的,却是为了运输朝鲜稀土和俄制导弹芯片。
朝鲜工兵已成为俄军不可或缺的“影子军团”。绍伊古6月公开要求朝鲜派遣6000名建筑工兵和排雷专家,但韩国情报显示实际人数已达1.2万,另有5000人负责重建俄控区的基础设施。这些部队佩戴俄军臂章,却受朝军军官指挥,在库尔斯克战场日均清除2公顷雷区,修复3座桥梁,使俄军后勤通道运力恢复至60%。朝军第108工兵联队更被曝使用俄制GSH-1型扫雷装甲车,车体上喷涂着“为了共同胜利”的朝俄双语标语,而俄方则以小麦和石油作为报酬。
无人机技术的合作更是进展迅速。咸兴军工厂已成为无人机流水线的新址。3月,朝鲜公布的自杀式无人机采用了俄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拉夫罗夫此行将敲定核心部件供应协议:俄方提供抗干扰芯片和发动机,朝方则在咸兴基地年产3000架攻击型无人机。此外,朝鲜技术人员已进驻莫斯科州“天顶”导弹工厂,学习固体燃料生产技术;作为交换,俄航天局向朝方开放“安加拉”火箭测试数据,助力其侦察卫星研发。更有消息称,金正恩办公室的核按钮控制台新增俄文标识,分析认为俄方已授权朝军接入其早期预警卫星网络。
这一切都与俄朝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条约》密不可分。条约第4条规定:任一方遭攻击即启动全面军事支援。这解释了为何朝鲜在俄乌边境竖立“烈士纪念碑”,实则为联合指挥前哨。朝鲜已向俄输送120万发炮弹,占乌军日均消耗量的70%,俄T-90坦克拆解画面显示炮弹底火刻有“425厂”朝文标记。更令人担忧的是,朝军新型“火鸟-6”巡航导弹采用俄制热成像导引头,在哈尔科夫战场精确摧毁乌军“海马斯”火箭炮。
李在明的温和对朝政策,在俄朝联手的攻势下也面临巨大挑战。尽管韩国暂停了对朝扩音广播并放宽民间援助,但金正恩在绍伊古到访时直言:“美韩同盟的枪口从未移开”,朝军更借俄技术升级“火星-16”导弹,射程已覆盖关岛。朝鲜与俄罗斯的“灰色贸易”也在激增,6000名朝鲜劳务人员年创汇2.3亿美元,有效缓解了朝鲜的外汇危机。
在拉夫罗夫访朝之前,俄罗斯已在联合国否决加强对朝制裁决议,并阻止美方调查朝俄武器交易的提案。朝鲜则向俄提供伊朗制无人机残骸,助俄规避西方电子干扰技术,双方更在莫斯科设立“反制裁情报中心”。美国务院发言人米勒7月10日警告:“朝鲜若向俄提供弹道导弹,将面临毁灭性报复”,然而俄朝边境货车流量却反而增加了40%。
这一切迹象都表明,俄朝军事合作已进入一个新的、更为危险的阶段,东北亚的和平与稳定面临严峻挑战。
"
发布于:四川省启牛配资-配资app-实盘杠杆配资-配资合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